在为「样本01-发条城」的观察日志敲下最后一个句点时,林默感到一种奇特的、近乎虚幻的掌控感。
将混乱的记忆碎片转化为有序的文字与数据,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心理上的防御机制。他不再是那个在时空裂隙中狼狈逃窜的幸存者,而是一位冷静的研究员,将一次致命的田野调查归档入库。书桌上的热茶冒着袅袅白气,窗外是稳定而熟悉的城市夜景,键盘的触感坚实可靠。这一切都在向他证明,他安全了,他回家了。
他甚至开始推演下一次穿越的模式。或许这是一个循环,一次高强度的「任务」之后,总会有一段回归现实的「冷却期」,让他得以休整、分析、总结。如果能掌握这个规律,他就能将被动的放逐,转化为可以预期的探索。
观察者守则第一条:在任何情况下,保持对环境变量的分析,寻找并建立可预测的模型。
然而,宇宙的宏大恶意,似乎总是以嘲弄智者的自以为是为乐。
就在他端起茶杯,准备享受这片刻安宁的瞬间,世界,再一次被抽离。
没有预兆。没有发条城崩溃时那种天崩地裂的轰鸣,也没有任何可被感知的「世界之痕迹」作为预警。这一次的转移,平滑、无声,且带着一种不容抗拒的、程序般的精确性。
前一毫秒,他指尖的温度还残留着温热的陶瓷触感。后一毫秒,那触感便凭空消失。他眼前的公寓景象——书架、电脑萤幕、窗外的霓虹——并未像劣质投影般破碎或扭曲,而是像一行被瞬间删除的代码,干净利落地消失了。
Loading...
未加载完,尝试【刷新】or【退出阅读模式】or【关闭广告屏蔽】。
尝试更换【Firefox浏览器】or【Edge浏览器】打开多多收藏!
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,可以切换电信、联通、Wifi。
收藏网址:www.yousadfun.com
(>人<;)